
你知道你公司里有多少人能“自己提报销,自己审批通过”吗?在很多中大型企业中,类似的“权限重叠”情况并不罕见。财务主管既能审批付款,又保留着原来的转账权限;项目负责人能分配任务,也能自己验收并关闭项目……在权限模型日益复杂的今天,这些看似“高效灵活”的操作背后,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根据 Cybersecurity Insiders & Securonix 2024 年 Insider Threat 报告,90% 的受访组织表示“内部攻击在检测与防御方面与外部攻击同样难或更难”。而仅不到 30% 的企业建立了完整的职权分离机制,大多数组织依然依赖“岗位习惯 + 管理信任”来维持权限边界。“职权分离”(Separation of Duties, SoD)已成为企业身份治理与内部控制中的关键基石。

01.什么是职权分离?
职权分离(SoD, Separation of Duties)是一项关键的信息安全和治理原则,旨在通过将关键操作流程中的职责划分给不同的角色或人员,防止个体在无监督的情况下执行高风险任务。这种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内部风险,避免因权限集中而产生的滥用、舞弊或错误操作。职权分离具体能为企业带来哪些帮助呢?
防止职权滥用
内部安全威胁,往往比外部攻击更隐蔽、更致命。许多企业在权限管理中存在一个普遍误区:过度依赖信任机制,缺乏基于策略与结构的权限控制。在组织权限边界模糊、流程不透明的情况下,一旦某个员工或角色同时拥有多个关键操作权限,就形成了“绝对控制权”。职权分离通过将职责拆分,形成相互监督和制衡机制,有效限制单个人对关键资源的完全掌控,降低内部恶意操作或疏忽带来的风险,从而保障企业信息资产的安全。
满足审计与合规要求
在当今高度监管的环境中,合规已不仅仅是大型企业的专属话题,而是所有数字化组织的必修课。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如 SOX(萨班斯法案)、ISO/IEC 27001、GDPR(欧盟数据保护条例)、《数据安全法》 等,都将职权分离明确列为关键的控制机制,要求企业在敏感操作中必须实行“职责隔离”和“可追踪”。通过将关键操作划分给不同角色,配合权限审计和行为留痕,企业不仅能有效防止越权操作,还能在面对外部审计时,有据可依、快速响应,避免因权限混乱导致的合规风险与高额罚款。
02.Authing 职权分离核心优势
企业实施职权分离的最大难题,并不是“知道要分离”,而是“怎么分、怎么管、怎么审”。Authing 通过身份为核心的权限治理体系,提供了从配置、检测到审计的全链路能力,真正把“制度”落地为“系统”。
两个冲突权限组,自动检测潜在风险
为了防止关键权限集中在同一人手中,Authing 支持创建职权冲突策略,你可以将需要隔离的角色分别加入两个冲突权限组中,比如“报销申请组”和“审批组”。在职权分离策略中定义 2 个互相冲突的权限或属性组,对所有用户启用。策略将自动检测用户权限中的违规行为、发出提示和记录,或阻断行为,降低内部违规操作风险、及时通知用户权限相关风险信息。企业无需人工反复审核,就能在权限配置过程中实现“实时预警 + 自动留痕”,让职权分离真正落地为一种持续运行的系统能力。

让所有权限操作都有迹可循
职权分离真正落地的关键,不止是分清“谁能干什么”,更在于能追溯、能证明、能问责。换句话说,“可审计”是职权分离真正具备治理效力的底线。在 Authing 中,每一次权限相关的操作——申请、审批、变更、回收、撤销,都会被自动记录并归档为审计日志,无需额外集成外部日志系统,也无需手动维护表单或审批痕迹。
日志中不仅包含触发事件的主体名称与类型(如具体用户或角色),还会标明策略来源及其对应的职权分离类型(如审批与执行冲突)。同时,系统会清晰列出违规权限明细,精确展示冲突发生在哪些操作上,并记录触发时间与操作结果。这些信息帮助企业在权限配置发生异常时,第一时间溯源定位、评估风险、导出合规报告,实现真正“有迹可循、可回溯、可问责”的权限治理闭环。

03.如何在 Authing 中创建职权分离策略?
职权分离策略
在授权中,职权分离策略是帮助企业构建合规权限管理体系的重要功能。Authing 已在「身份治理」模块中新增了「职权分离」Tab 页,为管理员提供更高效的权限配置和策略管理体验。需要注意的是,「职权分离」功能目前以灰度模式上线,为保证功能的稳定性和适用性,用户需提前申请开通白名单权限第三方可使用。在功能开通后,管理员即可进入职权分离菜单,通过系统化的步骤轻松创建和管理冲突权限组,有效预防潜在的权限冲突风险,助力企业在复杂业务环境中更从容地应对安全。

创建职权分离策略详解
1、在开始使用「职权分离」管理授权行为之前,你需要先在「角色管理」中创建不可同时授权给同一个主体的 2 组角色;
2、完成「1.」并开通职权分离菜单后,你可以开始在 职权分离 -> 职权分离策略 创建职权分离策略,如下图所示:

3、创建职权分离策略的步骤 1 中,你需要选择一种冲突权限组的类型。当前仅支持角色权限,其他类型将在后续版本迭代。

4、点击「下一步」按钮,在步骤 2 中,你可以将「1.」中创建的角色分别加入两个冲突权限组中,下图示例为将角色「示例角色 A」加入「示例权限组 A」,将「示例角色 B」加入「示例权限组 B」:

5、如需修改某个权限组中的角色,可以点击双箭头图标按钮下拉冲突权限组,移除组中角色。

6、将角色分别加入 2 个冲突权限组后,点击「下一步」按钮,设置策略的名称、描述等基本信息,这将用于快速区分策略所包含的合规制度信息。完成后,点击「下一步」按钮:

7、在步骤 4 中你可以再次检查策略的名称、描述、冲突权限组及其所包含角色的信息。准确无误的情况下,请点击「创建策略」按钮,你将完成一条职权分离策略的创建。策略创建后将开始运行,如果需要停用,可以在「策略运行状态」列关闭开关。


编辑职权分离策略
当创建完成职权分离策略后,管理员仍然可以对已创建的策略进行灵活编辑,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业务需求或响应环境变化快速。管理员可以调整策略的冲突权限组配置、更改名称策略与描述,甚至添加或删除特定角色。通过这些操作,企业能够及时对授权规则进行优化,确保权限管理始终满足业务需求和合规标准。


策略运行日志
策略创建后将自动开始运行,在运行期间,管理员对用户授权的行为、用户通过自助申请获得的授权都将受到职权分离策略的监测。如果新的授权行为触发了策略中设置的冲突权限组规则,策略运行日志将记录授权主体相关的信息,用于判断授权行为是否有风险。

在每条职权分离策略详情中可分别查看触发过该策略的日志:

导出策略运行日志
职权分离策略的运行日志是记录授权行为监测与冲突权限触发情况的重要数据来源。为了帮助管理员更实地分析和评估授权行为的高效合规性,Authing 支持将导出选定的时间范围 / 触发策略来源范围内的日志。通过导出日志,管理员可以从多维度对权限管理流程中的潜在风险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优化企业的合规策略。

在当今数字化转型和安全威胁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职权分离作为企业身份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基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Authing 提供的职权分离解决方案,从角色管理到策略执行,再到详细的运行日志监控,为企业构建了坚实的权限治理屏障。未来,随着权限模型的不断演进和业务复杂度的提升,职权分离必将成为保障企业信息安全和合规运营的核心保障。